刘青松老师独家提供:大智若愚
2015-12-25 16:42 | 太奇MBA网
管理类硕士官方备考群,考生互动,择校评估,真题讨论 点击加入备考群>>说道大智若愚,就自然想到了老子、孙子、苏格拉底、佛祖等等高不可攀、深不可测的形象。虽不能至可以心向往之,让自己少走弯路,多些幸福。
大智若愚是高明。老子平素少言寡语,给人形容枯槁、呆若木鸡的印象,何尝不是在身教人们要大智若愚。不信吗?内心神思飞扬,才有手中神来之笔,写下神秘难测而又神奇异常的《道德经》。老子早已西出函谷关,却留下了无尽的智慧宝藏,不仅东方人神往,也让西方人敬仰。在西方老子《道德经》的发行量仅次于《圣经》就是一个明证。老子深知身教胜于言教,所以,他说大巧若拙、大辩若讷。孙子善于用兵,也得益于“能而示之不能,用而示之不用,近而示之远,远而示之近”可见,大智若愚是真高明。
小聪明会挤走大智慧。聪明不可尽显,不可卖弄,不然失了大智慧,会害己害人。现实当中唯恐自己不聪明的人总是层出不穷。时时显聪明,处处耍聪明,真是害人不浅。杨修因此害死了自己;赵括、马谡更是兵败身死,祸国殃民。
现在的人,也不断有人重复印证着“聪明反被聪明误”这句古老的至理名言。很多人处处耍聪明,时时显聪明,却忽略了“糊涂”的智慧。苏东坡曾说:“人皆养子望聪明,我被聪明误一生,唯愿吾儿愚且鲁,无病无灾到公卿”。正如郑板桥所说,“聪明难,糊涂难,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”,其实,有时装装糊涂,行行宽容,这是一种与人相处的方式,也是一种生存策略,这样的人,才可称为“大智若愚者”。
大智若愚是高尚。苏格拉底是一位常说“我知道,其实我什么也不知道”的伟大老师。他靠循循善诱的提问让学生自己思考,自己觉醒,自己找到答案,感受到学习的乐趣,感受到创新和超越的幸福。他的大智若愚是一种美德,让学生可以超越老师,超越前人,自我教育,自我成长,自我进步,自我突破,创造自身的幸福,推动人类的进步。老子认为至高至善的领袖不是那些老百姓“亲而誉之”的伟人,而是“不知有之”(大智若愚,无为而无不为,百姓感受不到他的存在,他却引导和辅助大家往正确的方向前进),“功成事遂,百姓皆谓‘我自然’”(真正尊重和体现百姓的主体地位,把成就和成就感都还给百姓),就如同马克思主义者组成的共产党执政为民,功归人民,正所谓“俏也不争春,只把春来报,待到山花烂漫时,她在丛中笑”。
大智若愚是大勇。苏东坡说欧阳修大勇若怯,大智如愚。这让我想到韩信受胯下之辱,没有将自己宝贵的生命用在与匹夫争气,而是留住有用之身,“连兵百万之众,战必胜,攻必取,”为国家建功立业,保百姓和平安宁,无可争议地彪炳史册。真正的勇敢,不是因为某件事壮烈地死去,而是因为某件事“卑贱”地活着,司马迁忍辱含垢,成《史记》皇皇巨著,“究天人之际,通古今之变,成一家之言” ?,也绝好地诠释了大勇若怯。这都是忍辱负重式的勇敢,而成就了他们非凡的智慧——大智若愚。我更想到共产党不计前嫌,放下仇怨与国民党真诚合作抗日,这样的大智若愚不仅是大勇而且是高尚。
大智若愚是大强。韩信虽然忍受了胯下之辱,但在后人眼中依然是“胆力绝众,才略过人”,为什么呢,不仅因为他的功业,而且因为他身上难得的坚忍不拔之志,忍辱含垢的精神。在那位挑衅的淮阴屠户眼中,在旁观韩信钻裤裆的那伙市民眼中,韩信的确是个胆小如鼠之辈,然而,古今成大事者,需审时度势,不计较一时一地的输赢,大智若愚,大勇若怯,需要具备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忍辱含垢的精神,需要忍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艰辛或屈辱。所以说,真正的大智若愚的勇士所承担的不仅仅是淋漓尽致的豪情和激越,不仅仅是动不动地路见不平一声吼,该出手时就出手,不仅仅是光彩夺目的冠冕和鲜花,更是常人所不能承受的屈辱、艰辛与万般磨难,甚至九死一生。
“商祖”白圭说伟大的商人的基本素质是:智、仁、勇、强。而大智若愚是参透舍得、以患为利的大智,是先难而后获的大仁,是大勇、大强境界。《中庸》有言“好学近乎知(智),力行近乎仁,知耻近乎勇”我会努力坚持好学、力行和知耻,这与其说为了别人,为了共赢,不如说是为了自己,为了幸福。
我曾经也迷信名师,迷信押题,说白了就是想耍小聪明。想想曾经那些投机取巧的想法,就觉得可笑也可耻,离大巧若拙,大智若愚的标准太远了。知耻而后勇,至少我已经能勇敢地把自己有些卑微的耍小聪明的想法说出来了。
相信天道酬勤,高人才该拿高分,心中少些对高分的贪,对失利的怕,少些名、利、位;多些真、善、美,多些正能量,将智、仁、勇、强装在心里,将核心价值观装在心里,该是你的总会给你的。愿与明智的同学们共勉!